仓颉造字
佚名〔先秦〕
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,鬼夜哭。《淮南子》
黄帝之史仓颉,见鸟兽蹄远之迹,知今之可相别异也,构造书契。《说文解字》
颉有四目,仰观天象。因俪乌龟之迹,遂定书字之形。造化不能藏其秘,故天雨粟:灵怪不能遁其形,故鬼夜哭。是时也,书画同体而未分,象制肇创而犹略。无以传其意故有书,无以见其形故有画,天地圣人之意也。《历代名画记》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以前仓颉造字的时候,天上降下粟,鬼神晚上哭泣。
黄帝的记事官员仓颉,看见鸟兽的脚印,知道可以从事物的本质及外在表现形态来区分不同的事物,(于是) 开始创造了文字。
仓颉有四只眼睛,能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。他根据鸟兽的足迹,就确定了汉字的形状。造化不能藏住秘密,因此在仓颉造字的时候,天空降下了谷子;灵怪不能隐遁形迹,因此鬼在夜里发出哭声。在那个时候,书和画还没有分开,图画起初尤为简略。因为没有办法传情达意,因此有了书的出现,因为没有办法表达事物外形,因此有了画的出现,这都是天地圣人创制汉字的意图。
注释
昔日:曾经,从
简析
此文先引用仓颉造字时天象异变的传说,表明文字的出现具有沟通天地、揭示奥秘的重大意义;接写文字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抽象,是人类智慧的结晶;而后提到仓颉有四只眼睛,能观察星宿,进一步增添了人物的神秘色彩,同时也暗示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观察力和智慧;最后阐述了文字与绘画的关系,体现出文字与绘画在功能上的差异,也反映了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深化。全文通过对仓颉造字传说的解析,展现了文字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,同时也体现出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智慧性创造。
陟岵
诗经·国风·魏风〔先秦〕
陟彼岵兮,瞻望父兮。父曰:嗟!予子行役,夙夜无已。上慎旃哉,犹来!无止!
陟彼屺兮,瞻望母兮。母曰:嗟!予季行役,夙夜无寐。上慎旃哉,犹来!无弃!
陟彼冈兮,瞻望兄兮。兄曰:嗟!予弟行役,夙夜必偕。上慎旃哉,犹来!无死!
管庄子刺虎
《战国策》〔先秦〕
有两虎争人而斗者,管庄子将刺之。管与止之曰:“虎者,戾虫;人者,甘饵也。今两虎争人而斗,小者必死,大存必伤。子待伤虎而刺之,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。无刺一虎之劳,而有刺两虎之名。”
园有桃
诗经·国风·魏风〔先秦〕
园有桃,其实之肴。心之忧矣,我歌且谣。不知我者,谓我士也骄。彼人是哉,子曰何其?心之忧矣,其谁知之?其谁知之,盖亦勿思!
园有棘,其实之食。心之忧矣,聊以行国。不知我者,谓我士也罔极。彼人是哉,子曰何其?心之忧矣,其谁知之?其谁知之,盖亦勿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