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城计·节选
《三国演义》〔明代〕
孔明传令,教“将旌旗尽皆隐匿;诸军各守城铺,如有妄行出入,及高言大语者,斩之!大开四门,每一门用二十军士,扮作百姓,洒扫街道。如魏兵到时,不可擅动,吾自有计。”孔明乃披鹤氅,戴纶巾,引二小童携琴一张,于城上敌楼前,凭栏而坐,焚香操琴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诸葛亮下达命令,要求“将所有旌旗全部隐藏起来;各军严守城中的岗位,若有擅自出入或高声喧哗者,一律斩首!同时,四座城门大开,每座门派遣二十名军士,装扮成普通百姓,负责清扫街道。当魏军到来时,他们不得擅自行动,我自有计谋。”随后,诸葛亮身披鹤氅,头戴纶巾,带着两名小童,携带一张琴,登上城楼前的敌楼,凭栏而坐,焚香弹奏起琴来。
注释
隐匿:隐藏。
妄行:随便行动。
鹤氅:鸟羽制成的裘。用作外套。
纶巾:头巾。
与友人书(节选)
顾炎武〔明代〕
人之为学,不日进则日退。独学无友,则孤陋而难成。久处一方,则习染而不自觉。不幸而在穷僻之域,无车马之资,犹当博学审问,古人与稽,以求其是非之所在,庶几可得十之五六。若既不出户,又不读书,则是面墙之士,虽有子羔、原宪之贤,终无济于天下。子曰:“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,不如丘之好学也。”夫以孔子之圣,犹须好学,今人可不勉乎?